DR5插件高低频处理技巧详细教程

为什么修完皮肤总是像塑料娃娃?

盯着屏幕里粗糙的毛孔和杂乱的肤质,你是不是反复用修补工具却越修越假?明明想要保留真实质感,却总把皮肤磨得像橡胶玩具?今天要揭秘的DR5高低频技术,正是破解这个困局的金钥匙。

一、高低频原理秒懂版

想象把照片撕成两张透明胶片:

  • 低频层:记录皮肤的光影和颜色,就像蒙着薄纱看人像
  • 高频层:承载毛孔、碎发等细节,像是用放大镜观察纹理

通过分离处理这两层,既能抚平色块又不损伤质感,这正是专业修图师处理明星写真的核心手法。

二、DR5插件三步操作流

准备阶段

  • 复制原始图层两次,分别重命名为”低频”、”高频”
  • 关闭高频层眼睛图标,先处理低频层

低频层精修(处理色块)

  • 点击DR5面板的低频柔化按钮,自动生成柔化层
  • 透明度30%的柔边画笔,在新建图层上修补明显色斑
  • 重点处理法令纹、黑眼圈等阴影区域,保留50%原始瑕疵更自然

高频层强化(恢复质感)

  • 开启高频层,点击纹理增强功能
  • 按住Alt键点击蒙版,用白色画笔反向擦出需要强调的细节
  • 鼻尖高光、睫毛根部、唇纹都是需要重点加强的部位

三、新手必坑指南

  • 纹理丢失预警:高频层不透明度建议控制在70%-80%
  • 色块残留处理:返回低频层用5px羽化值的套索工具圈选异常区域
  • 光影断层修复:添加曲线调整层,用渐变工具在蒙版上过渡

四、参数不是圣经

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:高斯模糊到底用3像素还是5像素?画笔流量设置多少合适?真正的高手会根据不同照片动态调整——

  • 手机自拍建议模糊值2-3,单反大片可用4-6
  • 油性皮肤降低高频层对比度,干性皮肤增加颗粒感
  • 夜景人像需要双重低频层处理明暗过渡

小编观点:别被教程里的具体数值框住,不妨把DR5当作吉他效果器。同一张底片用高低频技术能调出日系清新风,也能调出好莱坞金属质感,关键在于理解每项操作对影像的实质影响。

技术教程

iBobber探鱼器使用教程 从入门到精通

2025-4-12 14:28:33

技术教程

Beves破壁机使用教程轻松掌握高效技巧

2025-4-12 17:00:0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