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App为什么能一直”活着”?
当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,为什么TableView能流畅滚动?当你点击按钮时,为什么程序能立即响应?这背后有个默默工作的”交通指挥官”——RunLoop。它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,维持着iOS应用的”生命体征”。
一、RunLoop到底是什么?
想象一个24小时运转的传送带:
- 它不是持续运行的,只在需要时工作
- 管理所有事件(触摸、网络、动画等)的分发
- 协调CPU的工作与休息节奏
- 每个线程都有专属的RunLoop(但默认不开启)
二、内部运转揭秘
RunLoop的核心结构像精密钟表:
- Mode切换机制:就像不同的工作模式(DefaultMode处理常规事件,TrackingMode专注滑动)
- 事件来源:
- Port-Based Sources(系统级事件)
- Custom Input Sources(开发者自定义)
- Timer Sources(NSTimer相关)
- 观察者模式:可以监控6个关键时间点(即将休眠/唤醒等)
三、新手最常踩的坑
看看这些场景你是否遇到过:
- 定时器在滑动列表时停止工作
- 网络请求完成后界面不刷新
- 复杂计算导致界面卡顿
- 后台线程无法持续处理任务
这些问题的根源,都是因为没理解RunLoop的工作机制。
四、必须掌握的实用技巧
想让你的App更流畅?试试这些:
- 在
CFRunLoopAddObserver
监控卡顿 - 使用
performSelector:onThread:...
跨线程通信 - 需要后台持续任务时调用
CFRunLoopRun()
- 将耗时操作拆分到多个RunLoop周期
小编观点:与其死记硬背RunLoop的API,不如多观察Xcode的线程状态栏。当看到线程长时间停留在某个模式时,就是需要优化RunLoop使用的时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