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钱是怎么跑到国外的?这些公司可能正”躺着赚钱”
当你在跨境电商下单海外商品,给国外留学的孩子汇款,或是预订境外酒店时,有没有想过资金是如何跨越大洋的?这个每天在全球流动数万亿美元的隐形赛道里,藏着哪些闷声发大财的上市公司?
一、跨境支付赛道爆发的底层逻辑
2023年全球跨境支付规模预计突破156万亿美元,这相当于每天有4276亿美元在全球流动。三股力量正推动行业井喷:
1. 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超20%,SHEIN、Temu等平台日单量破百万
2. 留学家庭年均汇款需求超6.8万元/户
3. 出境游复苏带来单月超1500万人的换汇需求
二、四大核心玩家掌控跨境命脉
(1)数字支付双雄:
支付宝(蚂蚁集团)和微信支付(财付通)合计占据国内90%市场份额。通过”外卡内绑”技术,已支持绑定Visa等国际卡,服务来华外国人超500万。
(2)国际支付巨头:
• PayPal全球活跃账户4.3亿,支持200+市场货币兑换
• 银联国际覆盖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
• Visa/Mastercard占据跨境卡交易75%份额
(3)银行系主力军:
招商银行”跨境金融”业务年增速超40%,中国银行覆盖130种货币即时兑换,建设银行跨境电商收付市占率第一。
(4)区块链新势力:
万里汇(WorldFirst)实现秒级到账,空中云汇单月交易额破80亿美元,比特大陆布局跨境加密支付。
三、藏在财报里的关键数据指标
1. 跨境业务营收增速:头部企业保持30%以上年增长
2. 货币兑换利差:主要利润来源,平均汇率差达0.5%-1.2%
3. 合规成本占比:持牌机构较无牌企业低60%风险准备金
4. 技术研发投入:每提升1%交易成功率带来7%利润增长
四、小编观点
关注同时具备牌照护城河、技术壁垒和海外场景的头部玩家,警惕单纯炒概念的”伪跨境”企业。重点跟踪Q3财报中跨境业务占比超30%的标的,当人民币汇率波动超过2%时,这类企业往往会产生超额收益。普通投资者可通过ETF分散布局,避免单押某个服务商。